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11月17日,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牵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到天津财经大学开展教研活动。博士生姜旭、硕士生肖敬寒同行。
11月17日下午,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微电影实践教学名师讲座暨“微宇观”思政新媒体实践教学工作室揭牌仪式。柴素芳教授一行三人、学院教师代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杨书文院长主持会议。
在“微宇观”思政新媒体实践教学工作室揭牌仪式上,柴素芳教授、杨书文院长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工作室负责人王光宇副教授汇报了工作室成立的目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室筹备阶段在利用微电影手段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成果及经验。

柴教授以《我心中的思政课——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模式探索》为题作专题报告。她首先解读了“大思政课”的多重内涵,指出了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幸福阳光》《西淀灯火》《异想纵山海》为例,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开课背景、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分享了十余年来开展、从事微电影实践教学的丰富经验和心得感悟,阐释了思政课微电影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模式与路径。期间,她的博士研究生姜旭、硕士研究生肖敬寒分别结合“学术科研”和“幸福微影社”,分享了参与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的经历与收获。柴教授就与会师生感兴趣的“人物塑造、剧情设计、剪辑包装、平台建设”等微电影教学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

最后,柴教授向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赠送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成果丛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微电影应用研究》。
柴素芳教授到应邀到天津财经大学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彰显了虚拟教研室在“讨论交流、成果展示、会议联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参考范式,对于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间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