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2023年10月19日—21日,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牵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开展教研活动。
一、应邀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专题报告
10月19日下午,柴素芳教授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100余人作《“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十年探索》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段微晓主持报告会。


首先,柴教授解读了“大思政课”的含义,分析了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幸福阳光》和《西淀灯火》为例,详细介绍了河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的开课背景、发展历程、解决问题、九多成果和发展前景。期间,河北大学“幸福微影社”副社长范福敏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关于微电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成长历程与收获体会。
其次,柴教授向刘丙元院长、段微晓副院长赠送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成果丛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微电影应用研究》。
最后,柴教授对该校学生拍摄的微电影《我们为什么去延安》进行指导,围绕人物塑造、剧情展开及旁白文字和剪辑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应邀到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专题报告
10月20日下午,柴素芳教授为齐鲁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师及研究生100余人作《提升幸福力 增强幸福感》主题报告。报告会由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洪庆书记主持。


柴教授从提升认知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能力和传递幸福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精彩分享。期间,河北大学“幸福微影社”团支部书记刘仕茂、副社长范福敏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参与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幸福感。艾洪庆书记进行总结。他指出,“柴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探讨了幸福的内涵,以自身的工作经历现身说法为奋斗幸福观做了最好的注脚,从学理的角度引领大家提升认知幸福,创造幸福,感悟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努力实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有机统一,提升个人幸福感。柴教授的讲座立意深站位高,同时还贴近生活,案例生动、丰富,令人印象深刻。柴教授讲幸福,也像播火者一样,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和幸福传递到哪里。柴教授对于工作的专注和坚持,对于生活、学术、人生的感悟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感谢柴教授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给我们带来了一场 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思政课。”




三、应邀在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术会议作主旨报告
10月21日,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数字思政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围绕“数字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数字思政与大思政课建设”“数字思政资源和平台建设”三项议题展开研讨。来自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200余人参会。


柴素芳教授以《数智时代背景下思政课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她重点介绍了牵头的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的申报背景、建设情况及未来规划,分享了数智技术在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环节的运用及成效。她指出,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可以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柴素芳教授应邀到济南两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理论宣讲和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经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在“讨论交流、成果展示、会议联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为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创新思路,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幸福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