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焦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注聚焦 ->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举办第二十一期专题辅导会——柴素芳教授应邀到桂林学院开展教研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12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2023年5月11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主办了第二十一期专题辅导会。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牵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到桂林学院开展教研活动。桂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教研活动。会议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秋燕主持。

首先,吴秋燕副院长对柴素芳教授进行介绍,并对柴素芳教授莅临桂林学院开展教研活动表示感谢。柴教授是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河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各1项,主持教育部课题6项、省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

其次,柴素芳教授以《“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探索》为主题做专题报告。她解读了“大思政课”的含义,分析了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回顾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变迁,分享了她带领学院老师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的艰辛历程与幸福体验。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西淀灯火》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的开课背景、课程目标、发展历程、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四项要求、九多成果和发展前景。她指出,我校师生共同参与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过程,就是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实现了“滴灌式”思政育人目标,促使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入脑入心入行动。

再次,柴教授的博士生姜旭结合河北大学“幸福微影社”的工作经历分享了自身的成长过程与收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最佳创意奖获奖者刘仕茂同学以获奖影片《西淀灯火》为例,介绍了通过拍摄影片受到的深刻地革命精神教育,表达了作为白洋淀人有张嘎前辈的自豪感以及建设雄安新区、传承革命精神的责任感。

最后,柴教授向张常永院长等人赠送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成果丛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微电影应用研究》。张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柴素芳教授的倾心讲授为我校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专题辅导会适用性极强,开阔了老师们创新推进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视野。

会后,柴素芳教授到该院会议室,同该院思政课教师就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若干问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柴素芳教授对与会教师的疑问悉心解答,着重分析了广西高校参与“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的获奖情况。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柴教授的讲座令大家收获颇丰,要认真学习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

 

柴素芳教授应邀到桂林学院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展示了虚拟教研室在“团队培养、会议联动、讨论交流、资源共享、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助推该校“大思政课”建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