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邀到保定、邢台为中小学教师讲授幸福课
为切实推进幸福观教育维度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增强中小学教师的幸福能力和幸福感,克服职业倦怠感,2023年7月10日、7月14日,河北大学柴素芳教授应邀到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邢台市南和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中小学教师们做《提升教师幸福力 增强职业幸福感》专题报告。柴教授从认知幸福、创造幸福、感悟幸福和传递幸福四个“幸福力”进行讲解,她结合自己开展的针对河北省中小学教师9307份问卷,分析了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幸福力现状,为与会教师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二、应邀到青海民族大学开展研讨工作
(一)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理论研讨会作主题报告
7月17日,在青海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由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红色文化研究院、青海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承办,人民公开课、文华在线协办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理论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在青海民族大学举行,会议全程同步直播。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报告阶段,蔡文成、张志丹、徐家林、秦立海、刘志华等专家作主旨发言。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报告阶段,柴素芳、李琼、张健华、严淑华、马俊峰等教授作主旨发言。
河北大学柴素芳教授发言题目是《红色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她结合《开国大典》《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等经典红色电影以及河北大学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拍摄红色电影的经历,从“红色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界说”“红色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红色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多位专家在发言时对柴素芳教授的分享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河北大学思政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拍摄红色微电影,是一种创新的、卓有成效的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二)为马院师生作“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十年探索”专题报告
7月20日上午,柴素芳教授为青海民大马院师生作题为《“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十年探索》专题报告,共120人参会。李琼院长主持会议。
柴素芳教授通过唱红歌的方式,对河北大学所在地保定市及雄安新区进行了方式独特的介绍,讲座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徐徐展开。柴教授从“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出发,以河北大学实践教学创新方式入手,详细介绍了通过微电影这一抓手,如何将思政理论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完美结合。在播放微电影的过程中,向师生们分享了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微电影教学发展的历程和成果。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微电影”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2级本科生刘仕茂通过腾讯会议方式参会,他介绍自己通过创作微电影《西淀灯火》来学习思政课的收获和体会,他的发言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得到与会师生连连盛赞。
李琼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在柴素芳教授的身上感受到了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并从激情与情怀、坚持与执着、担当与责任、自信与创新四个方面,概括了柴教授讲座所传递的力量和价值。她希望思政课教师要以柴素芳教授为榜样,在三尺讲台上收获自信和幸福。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担当,提升精神境界。
师生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说理透彻、气氛热烈,对进一步理清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的丰富内涵和显著特征、对师生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与学院领导班子开展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的申报与建设研讨会
7月20日上午,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与柴素芳教授就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的申报与建设等工作召开研讨会。柴教授介绍了她牵头的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申报与建设情况。她指出,该虚拟教研室依托其牵头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建设成果——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成果而申报成功,主要建设任务是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和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李琼院长、马文祥副院长介绍了该院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准备申报的相关情况。柴素芳教授指出,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依托青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工作,因此,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凝练成果,一定会形成更多更好的育人成果,期待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更好发挥红色资源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三、应邀参加青海大学主办的高端学术会议
7月18日,青海大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和青海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骆郁廷、王新生、艾四林、张占斌、李佑新、万美容、林进平、孙熙国、张士海等国内知名专家在大会作主旨报告。11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作主题发言。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武永亮教授致闭幕词。
柴素芳教授在大会作主题发言,题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逻辑溯源,思想意涵和时代价值》。她提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从逻辑溯源看,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赓续发展和创新阐述、对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接续弘扬和时代转换、对自身独特经历的高度总结和理论概括;从思想意涵看,科学回答了“为何奋斗能幸福”“为谁奋斗才幸福”“如何奋斗得幸福”等一系列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从时代价值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提供了实践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