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焦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注聚焦 ->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举办第八期专题辅导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30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2023年3月29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主办了第八期专题辅导会。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牵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开展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专题辅导会。会议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占龙主持,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以及学生工作部和七个二级学院的教师代表40余人参加会议。

王占龙院长在致辞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去年7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当前,各高校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而河北大学创新开展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20多次,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因此,他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对柴素芳教授百忙中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柴素芳教授以《“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探索》为主题做专题报告。她解读了“大思政课”的含义,分析了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回顾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变迁,分享了她带领学院老师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的艰辛历程与幸福体验。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西淀灯火》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的开课背景、课程目标、发展历程、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四项要求、九多成果和发展前景,激发与会思政课教师“用力、用心、用情”做事,争做“六有”好老师。她指出,我校师生共同参与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过程,就是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实现了“滴灌式”思政育人目标,促使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入脑入心入行动。

其次,与会教师就如何在各门思政课开展微电影教学、如何以“塞罕坝精神”为支点开展理论研究和微电影拍摄等问题向柴素芳教授提问,柴教授进行具体、细致的解答,并与老师们进行热烈讨论。

王占龙院长进行会议总结时,简要介绍了该校开展“四个思政”(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旅游、旅游思政)建设的情况。他指出,柴素芳教授的倾心讲授为学校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专题辅导会适用性极强,开阔了老师们创新推进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视野,希望今后继续交流研讨,共同推进构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局面。

柴素芳教授通过本次专题辅导会,进一步扩大了我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影响力,较好发挥了虚拟教研室在“团队培养、会议联动、讨论交流、资源共享、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推进虚拟教研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